在海南岛中部的白沙黎族自治县,散落着一处处红色遗址。它们是烽火岁月的无声见证者,承载着琼崖儿女反抗压迫的呐喊、军民同心的温情与革命先辈的战略抉择。从秘密交通线的暗语传讯到起义烽火的燎原之势星速优配平台,从军民共掘的生命之井到擘画未来的关键会议,这些遗址如同串联起历史的珍珠,既记录着战火纷飞中的抗争与担当,也诉说着革命岁月里的信念与温情。
中共高石交通站支部遗址(白沙融媒 李亚萍 符陈斐 摄)
坐落在七坊镇高石村委会高石新村。1938年冬,在中共琼崖特委的组织领导下,中共高石交通站支部正式成立。该党支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联络工作,同时开展党的地下秘密组织活动,为革命信息传递和组织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展开剩余88%中共合口交通站支部遗址(白沙融媒 黄立华 摄)
位于细水乡合口村委会合口村。1940年1月,共产党员王茂松(后改名王昌)、林土庆等人组成工作委员会,在细水乡合口村小组建立交通站党支部。1942年春,党支部遭到国民党武装破坏,人员撤离,党支部无形中解散。该遗址见证了革命组织在艰难环境中的建立与曲折发展。
打克岭战斗遗址(白沙融媒 李亚萍 符陈斐 摄)
坐落在七坊镇英歌村委会岭脚村。1941年春,琼崖纵队游击队在打克岭设下埋伏,成功消灭来犯的日军。为纪念这次战斗,2020年12月,白沙县委、县政府在该遗址上建立碑牌,铭记这段抗击日军的英勇历史。
白沙起义“第一枪”旧址纪念园(白沙融媒 李莹 摄)星速优配平台
位于元门乡向民村。1943年8月12日,当地黎族群众为反抗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,手持粉枪、大刀等武器,在此打响了白沙起义“第一枪”,彰显了民族反抗压迫的英勇精神。该纪念园于2020年底投入使用,2021年获评国家级AA级旅游景区,成为缅怀先烈、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。
红军井(白沙融媒 黄立华 摄)
位于阜龙乡可任村委会白准村。1944年2月,琼崖纵队在白准村开展工作时,了解到村民饮用沟水常出现腹痛或腹泻的情况,便帮助村民打了一口水井。此后,村民们喝上井水,再未出现类似症状,这口井也成为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。
黄牛头田医院遗址(白沙融媒 李莹 摄)
地处阜龙乡新村村委会大村。1944年秋,琼崖纵队在此处建立战地医院,初名新开田医院,后改名为黄牛头田医院,为受伤的革命战士提供了医疗保障,助力他们康复后重返战场。
中共琼崖特委牙叉会议遗址(白沙融媒 李亚萍 符陈斐 摄)
位于牙叉镇(原县第一小学门口)。1946年1月17日,中共琼崖特委在此召开扩大会议,参会人员包括党政军群机关科级以上干部。此次会议成功克服了琼崖党政军内部存在的和平幻想错误倾向,使全党全军对琼崖时局形成了统一认识,为后续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。
新开田伏击战旧址(白沙融媒 李亚萍 符陈斐 摄)
位于阜龙乡那查村委会那培村。1946年12月,琼崖纵队在此地利用险要地形,成功伏击国民党琼崖保安二总队一营400多人。中央军委专门复电祝贺:“海南得此胜利,甚为欣慰,望传令嘉奖参战部队。”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士气。
海山县政府遗址(白沙融媒 符陈斐 摄)
地处邦溪镇大米村委会大米村。1948年2月,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,中共琼崖区党委决定成立海山县。2020年12月,白沙县委、县政府在该遗址上建立碑牌,以纪念这一在革命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权建设事件,见证着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。
保家战斗遗址(白沙融媒 李莹 摄)
地处阜龙乡新村村委会保家村。1948年6月3日,琼崖纵队在此成功阻击了数百名国民党军的进攻,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进攻企图,为巩固和发展解放区奠定了基础,见证了琼崖纵队英勇善战、保卫革命成果的历史。
渡海先锋营军民联欢大会遗址(白沙融媒 李莹 摄)
位于阜龙乡新村村委会门前。1950年3月17日,白沙县民主政府在此地召开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先锋营大会,见证了军民同心、共迎解放的热烈场景,彰显了深厚的军民情谊。
记录战地医院的救死扶伤,铭刻地下交通线的隐秘交锋,见证军民联欢的鱼水深情......白沙这一处处红色遗址星速优配平台,一个个生动故事,共同构成了鲜活的革命教科书。
发布于:北京市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